微信搜索關注"91考試網"公眾號,領30元,獲取公務員、事業編、教師等考試資料40G!
2015上半年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(小學教學知識能力) 真題及答案
11.小明學習非常努力,但是成績總是不理想,逐漸出現了被動、退縮、無動力的狀態,這種心理反應屬于()。
A.學習焦慮
B.習得性無助
C.自我估價降低
D.認知功能障礙
12.根據皮亞杰的理論,能夠解決“7×8=56”這個問題的兒童屬于()。
A.前運算階段
B.直觀動作階段
C.感知運動階段
D.具體運算階段
13.小學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于()。
①國家課程②地方課程③必修課程④選修課程
A.①③
B.①④
C.②③
D.②④
14.林老師教學《借生日》時,先板書“生日”,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日是哪一天?又是怎樣過生日的?接著又板書“借”,并提出問題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,為什么要借生日?”“生日能借嗎?”這種導入方法是()。
A.故事導入
B.情境導入
C.懸念導入
C.直接導入
15.在古代,中國、埃及和希臘的學校主要采用教學組織形式是()。
A.個別教學
B.復式教學
C.分組教學
D.班級教學
16.根據教學任務的要求,在校內或校外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,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,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是()。
A.實驗法
B.演示法
C.讀書指導法
D.實習作業法
17.曹老師教學《圓的周長》時,講述了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在計算圓周率上的卓越貢獻,同學們感到很自豪,曹老師遵循的教學原則是()。
A.啟發性原則
B.鞏固性原則
C.因材施教原則
D.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原則
18.在教育理論中,教育與教學的關系是()。
A.結果與過程的關系
B.整體與部分的關系
C.目標與手段的關系
D.內容與方法的關系
19.通常所說的備課要“備”,除了鉆研教材、設計教法之外,還包括()。
A.研究學生
B.設計作業
C.設計評價
D.指導學法
20.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,通過任務分解,責任分工,協同互助,已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。這種學習方式屬于()。
A.掌握學習
B.合作學習
C.探索學習
D.發現學習
二、簡答題(本大題共3小題,每小題10分,共30分)21.
21依據遺忘規律如何合理組織復習?
22.簡述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。
23.簡述小學教師撰寫操行評語的注意事項。
三、材料分析
24.材料
沈老師走進教室,發現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畫,同學們嬉笑不已,沈老師看后笑著說:“頭像畫的很逼真,這位畫畫的同學很有天賦,我為班上有這樣的人而感到高興,建議他多向美術老師請教,充分發揮特長,說不定將來會成為美術家呢。”沈老師停頓一下,接著說:“可是這節課不是美術課,而是作文講評課,現在我把它擦掉好嗎?”沈老師正要去擦,只見一位同學疾步走上講臺,向沈老師深深的鞠了一個躬,然后搶過黑板擦,擦掉了他的“得意之作”。
多年以后,一副贊美老師,反映自己思想轉變的美術作品《悟》被選為參加全國美術展的參展作品,作者就是當年在黑板上畫漫畫的學生。
問題:
(1)評析沈老師對“漫畫事件”的處理。(10分)
(2)談談教師在處理課堂上對突發事件的注意事項。(10分〉
25.材料
劉老師教學《第一場雪》時,運用各種方式激勵學生。學生在質疑時,她就說真是個愛思考的孩子!”學生朗讀表現出色,她就說:“老師仿佛罝身于雪景中,心中無比輕松愉悅。”大家齊讀得好......大家讀得不好時,她首先肯定“讀得不錯,要是不僅能表現出驚訝,還能表現出贊嘆的感覺來,就更棒了。”
問題:
(1)評析劉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。(10分)
(2)談談“新課改”倡導的評價理論。(10分)
26.請認真閱讀下文,并按要求作答
中彩那天
第二次世界大戰前,我們家六口人全靠父親一人工作維持生計,生活很拮據。母親常安慰家里人: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,有信用,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。
父親是汽車修理廠的技工,技術精湛,工作賣力,深得老板的器重。他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。
一天放學回家,我看見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貨商店門前擠滿了人。原來,一輛嶄新的奔馳牌汽車將以抽獎的方式饋贈給中獎者。
當商店的擴音器高聲叫著我父親的名字,表明這輛車已屬于我家時,我簡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。不一會兒,我看見父親開著車從擁擠的人群中緩緩駛過。只是,他的神情嚴肅,看不出中彩帶給他的喜悅。
我幾次興奮地想上車與父親共享這幸福的時刻,都被他趕了下來。我不明白父親為什么中了彩還不高興,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里,向母親訴說剛才的情形。母親安慰我說:“不要煩惱,你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。”“難道我們中彩得到汽車是不道德的嗎?”我迷惑不解地問。
“過來,孩子。”母親溫柔地把我叫到桌前。只見桌子上放著兩張彩票存根,號碼分別是05102和05103。中獎的那張號碼是05102。
母親讓我仔細辨別兩張彩票有什么不同。我看了又看,終于看到中彩的那張右上角有鉛筆寫的淡淡的K字。母親告訴我:“K字代表庫伯,你父親的同事。”原來,父親買彩票時,幫庫伯先生梢了一張,并作了記號。過后,倆人都把這件事忘了?梢钥闯,那K字用橡皮擦過,留有淡淡的痕跡。“可是,庫伯是有錢人,我們家窮呀!”我激動地說。話音剛落,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,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,是打給庫伯的。
第二天,庫伯先生派人來,把奔馳汽車開走了。那天吃晚飯時,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。父親顯得特別高興,給我們講了許多有趣的事情。
成年以后,回憶往事,我對母親的教誨有了深刻的體會。是呀,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,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。
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:
(1)若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,試擬定教學目標。(10分)
(2)為本課設計3組課堂提問并簡要說明理由。(15分)
(3)為本課設計一則板書并簡要說明理由。(15分)
27.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,并按要求作答。
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:
(1)依據《義務教肓數學課程標準(2011年版)》簡要說明如何在本課教學中落實“四基”。(8分)
(2)若指導六年級學生學習本課,試擬定教學目標。(10分)
(3)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,設計教學過程。(22分)
一、單項選擇題
1.B
【解析】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要求因材施教
2.A
【解析】孔子提出了“庶、富、教”的觀點,認為人口、財富和教育是立國的三個要素。他認為“庶”與“富”是前提,是實施教育的先決條件。
3.B
【解析】教師勞動的延續性是指教師的教學不只局限在學生的上學時期,還會影響到學生畢業以后。
4.A
【解析】學校教育在小學生品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、
5.A
【解析】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,指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系統,它具體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、任務、入學條件、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。
6.C
【解析】手指受傷應先冷敷,因為熱敷會引起受傷組織細胞受熱膨脹擠壓周圍的細胞,也會加速血液流動滲出。24小時之后熱敷,促進血液循環。
7.D
【解析】題目是敘事研究的定義。
8.A
【解析】教學要走在發展的前面,教學要先于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,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提升。
9.C
【解析】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和關心,是一種歸屬感和愛的需要的體現。
10.C
【解析】勤奮是性格的態度特征,笨是性格的理智特征的體現。
11.B
【解析】習得性無助感讓人們自設樊籬,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,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.
12.D
【解析】小學生能夠解決這個問題,小學生處于具體運算。
13.A
【解析】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科課程標準里面的規定的課程,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。
14.C
【解析】題干中老師不斷通過提問的方式,借生日能“借”嗎?進行設疑?引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。
15.A
【解析】古代采用個別教學組織形式。到了17世紀初才產生班級授課制。
16.D
【解析】實習法是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教學要求,組織學生在校內外一定場所從事一定的實習實踐工作,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綜合運用理論掌握知識、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,又稱實習作業法。
17.D
【解析】題干中的自豪感,也是教師向學生傳到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,體現的是思想性。
18.B
【解析】教學時教育的一種途徑,除了教學,教育還有其他的途徑。所以他們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。
19.A
20.B
【解析】題干中的關鍵詞“共同”“任務分解”體現了合作學習。
二、簡答題
21【答案】
(1)明確記憶目的,增強學習的主動性
(2)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
(3)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,促進對知識的理解
(4)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,合理組織學習材料
(5)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,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
(6)重視復習方法,防止知識遺忘
復習在記憶中有重要作用。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有:
①及時復習。識記后,遺忘很快就發生。
②合理分配復習時間。制定復習計劃,不要過于緊張和疲勞,以免產生干擾。
③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。
④復習方法多樣化。單調的復習方法,易使人產生疲勞和厭倦情緒,會降低復習的效果。因此,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時,方法要靈活多樣。
⑤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。多種感官參與復習可以更好地提高記憶效果,在復習時應盡量運用多種感官參與,要眼看、耳聽、口讀、手寫相互配合。
⑥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。反復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的方法,能使學習者及時了解到識記的成績,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,激起進一步學習的動機。
22【答案】
(1)文化知識制約教育的內容與水平。
(2)文化模式制約教育環境與教育模式。
首先,文化模式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。其次,文化模式還從多方面制約教育模式。如東方文化模式的
的核心是追求和諧、崇尚德行、關注整體;西方文化模式的核心是追求征服、崇尚理性、關注個性。沿著這兩種不同的文化模式發展的教育模式,在教育目的、教育內容與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有明顯差異。
(3)文化傳統制約教育的傳統與變革。
23【答案】
(1)班主任要明確評語不是一種檢查和評比,而是一種階段性的總結。學生期末評語是老師對學生一學期來的表現的一種分析和總結,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全面正確的了解自己,了解自己存在的優勢和不足,鼓勵學生發揚優勢,改進不足。因此,班主任在寫學生評語時應注意不要給學生下定義或分等級,而是要客觀地給學生作一次比較全面的總結。
(2)評價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的發展過程,這就要求班主任平時要注意細心觀察,為期末評語的撰寫積累素材。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發掘學生的閃光點。班主任評語中要由衷地為學生的優點“喝彩”。然而學生的閃光點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表現出來的, 有些甚至是一閃而過。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,并把它記下來作為日后寫評語的素材;要正確評價一個學生,不能只是著眼于他眼前的表現,也要關注他以往的表現,更要注重他未來的發展。
三、材料分析題
24【參考答案】
(1)沈老師的處理方式很恰當
第一,沈老師做到了長善救失。雖然是學生的惡作劇,但是沈老師還是能看到學生的山觀點,并進行了贊揚,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。
第二,教師運用了期望效應。羅森塔爾的實驗對教師的啟發表明,教師如果對學生有期待,并能鼓勵指導學生,學生就會取得很大的成就。
第三,教師注重教學的教育性原則,在教學中能夠從思想品德方面給與學生一定的啟發,能夠做到學生的自我感悟。
(2)教師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具體策略,根據實踐經驗的總結,一般可概括為以下幾種:
1.忽略小而且轉瞬即逝的問題行為。
2.非言語警示或停頓。
3.適時表揚正確行為。
4.言語提醒、反復提醒。
5.直接提問。
6.執行結果,注意慎用批評與懲罰。
25【答案】
(1)評析劉老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。(10分)
第一,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客觀性,能讓學生感覺教師的評價是合適的。
第二,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指導性,通過教師的評價,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朝向哪個方向努力。
第三,劉老師做到了教學評價的科學性,劉老師在對學生的評價除了適合學生,而且評價也非常正確合理。
(2)談談“新課改”倡導的評價理論。(10分)
新課改倡導激勵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,激勵性評